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2023:聚焦绿色、科创与营商环境

发布者:瞿锦秀发布时间:2023-12-04浏览次数:10

长三角城市群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全国的发展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2023年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五周年。1130日,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第22次全体会议在浙江丽水举办,主题为共担新使命,凝心向未来。本次会议聚集了三省一市有关部门、各成员城市、上海市各区、各专业委员会、合作联盟及企业家代表。

本次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围绕“绿色生态建设”“营商环境优化”“科创发展赋能”三大关键领域展开。

绿色发展要做“减法”,也要做“加法”

绿色发展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议题。

浙江省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陈重在致辞时提到,五年来,浙江省共建新安江千岛湖生态环境共保新机制,加快大运河文化带、宁杭生态经济带、杭黄世界级生态文化廊道建设,推动绿色共保持续深化,为城市经济合作提供了良好条件。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曾先后8次到丽水调研,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丽水来说尤为如此,丽水要成为全省经济的新增长点。丽水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楼志坚在致辞时提到,如今,丽水市空气、水环境质量均位列全国前十,国控断面水质均在类及以上,市区空气PM2.5平均浓度仅20微克/立方米。

丽水市市委常委、副市长毛建国在圆桌论坛环节分享了丽水生态建设三个做法:一是以国家公园创建为引领,保卫华东地区绿色(植物)基因库;二是以山水工程创建为引领,制定智能生态修复方案;三是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依托卫星遥感互联网和基层治理网格员,实现全覆盖监测、全智能预警、全地网管控。

上海市青浦区生态建设围绕“蓝天净土碧水”三大保卫战。青浦区副区长张彦表示,青浦区对排放物进行综合整治和工业园末端整治,十年来效果显著。同时,青浦区着眼于绿色生态打造,2022年集中建设一批口袋公园与乡村公园,并推出本土绿色农业品牌。

常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黄澍则提到,围绕长江大保护,常州进行岸线布局,关停沿江一公里范围内20多家化工企业,建设了3000多亩绿地公园,联动长江上下游城市,令长江下游水质生态得到明显改善。

黄山市副市长王恒来也举了清退高污染企业工程的例子,黄山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对新安江沿线242公里进行整治,关停安徽境内33多家企业,投入200多亿,实施369个生态项目。同时黄山市民也被带动起来,用捡到的垃圾兑换生态超市礼物,实现全民建绿行动。

各施其策之外,还有协同与联动。湖州市副市长郑新友提到,如今全国实行的河长制起源于湖州长兴,河长制的推行实现了河流从没人管到有人管,从管不好到管得好的转变。同时,针对过往城市交界处“三不管”状态,湖州先行转变思路,从各退一步变为各进一步,真正实现“一体化发展”的好环境。

当然,发展绿色,不能只做“减法”,还要做与产业经济结合的“加法”,即将绿色生态优势转化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对此,这五个城市也有相关经验分享。丽水千米海拔的水源地已经进入今年亚运会的国宴用水,其丽水山泉已有产量15万吨,并试图往高端饮料与医用护肤产业发展。而丽水的好风光也开始转变为热门民宿,老村庄焕发出新活力。青浦区则发力绿色金融、数字经济与智慧物流。作为绿色能源之都的常州,努力实现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发力新能源进行产业升级,已成为理想汽车与比亚迪的生产基地。

湖州则看到了好风景带来的“好人才”,秀美的环境吸引了不少科研院所、国家实验室与企业的投资。郑新友还发现,湖州的数字游民特别多,也为当地打造新业态和人才招商新模式的带来了启发。而对于黄山而言,文旅仍是其发挥生态优势的重点产业,民宿、农业与围绕文旅的基础设施为黄山带来了更多机遇。王恒来说:“只有富民了,我们的发展才是可持续的。”

营商环境优化下一步,产业视角很关键

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区域之一,长三角地区以4%的国土面积创造了中国四分之一的经济总量。本次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上多次提及营商环境。

现场发布的《长三角经营主体发展指数》显示,经营主体活力方面,长三角区域经营主体数量占约全国总量五分之一,每万人拥有经营主体数超过全国水平近20%,是最活跃的区域之一。并且,长三角对产业以及资本的吸引力稳步上升,2018-2022年的企业迁入数与使用外资金额整体呈上升趋势(2022年因疫情波动,出现较大回落)。

民营经济在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零点有数集团董事长袁岳在主旨演讲中提到,2023年中国民营企业营商环境较2019年有明显提升,中小微民营企业提升明显但仍低于大型企业。同时,当前民营企业聚集的产业感受不够正面。在发展氛围正面认知群体上,服务业低于一二产业,传统制造业低于先进制造业。其调研指出,86.4%民营企业认为,营商环境不仅要考虑政务服务,还要考虑企业所在产业的垂直关联要素的培育与加强。

袁岳建议,营商环境建设应有产业视角,推动营商环境、产业发展与招商引资的协同。长三角城市可作为产业营商环境建设的排头兵,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聚集的产业营商环境。

智能技术加速制造业竞争,数字化助力中小企业转型

科技创新已成为城市集群发展的重要抓手,长三角地区作为中国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科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次协调会上,“科技创新”亦是重点话题与高频词汇。

浙江省政府副秘书长陈重开场致辞中表示,浙江省致力科创攻关上携手共进,扛起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责任担当,加快G60科创走廊等科创平台建设,攻坚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合力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在本次协调会上,阿里云智能科技研究中心主任安筱鹏分享了以AI大模型如何成为长三角产业智能化的新引擎为主题的主旨演讲,他表示智能技术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地区制造业的核心经济变量。

安筱鹏提出了AI时代会给实体经济带来的五个趋势:第一,AI大模型重构研发模式,提高效率、缩短周期,尤其在芯片、医药、自动驾驶等领域已有相关应用;第二,大模型赋能制造业的主要途径是AI驱动软件升级。带来的软件效率革命,意味着每个人都是程序人,编程开启大众化时代;第三,弥合数据流断点式AI大模型赋能制造业的重要价值;第四,AI大模型进入产品运营全生命周期管理;第五,数字员工的崛起。AI重新定义组织形态,人机关系重构新的职责关系与边界,工作流将被解构与重组。

当制造业成为AI大模型应用的主战场,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契机也同时到来,长三角一大批中小型企业仍然面临着数字化转型之困。本次协调会发布《数字赋能长三角中小企业白皮书》,提到以装备制造为代表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对长三角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在长三角4000余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中,以通用设备、专用设备、电气机械和器材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共占30%,是制造业细分行业中的前三。而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量来看,上述三类装备制造企业更是占到长三角总数的40%以上。可以说,推动长三角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装备制造业是重要发力方向,同时,长三角数字经济建设进入加速期,中小企业作为长三角经济重要组成,其数字化程度也将影响地区整体数字经济质量。

白皮书指出,调研发现中小企业暴露数字化转型深度不够,动力不足问题,建议三省一市积极联动、整合各自资源,从搭建赋能平台、培育数字人才、打造转型样板三方面入手,促成产业集群整体变革。

据悉,2024年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将在安徽省滁州市举办。2013年,滁州被正式吸纳成为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成员。

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