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长江经济带发展论坛在南通举行 发布长江经济带协调性均衡发展最新指数

发布者:瞿锦秀发布时间:2023-11-16浏览次数:10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事关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1112日,第八届长江经济带发展论坛在南通举行。来自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和党政部门的领导、专家及青年学者等100余人,就事关长江经济带发展的诸多领域开展深入研讨交流,共同为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与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出谋献策。论坛重点发布最新的《长江经济带协调性均衡发展指数报告(20222023)》。

本届论坛由南通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共同主办,南通大学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南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南通大学人文社科处、南通市统计学会联合承办。

主论坛阶段,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原司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金碚,河海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杨桂山,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理事长、院长刘志彪,上海社会科学院原常务副院长左学金,南通大学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兼首席专家成长春等多位知名学者作主旨报告。

长江经济带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9年来,沿江11省市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要求,共同推动高质量发展,发展动力明显增强,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在本届论坛上,《长江经济带协调性均衡发展指数报告(20222023)》(下文简称《报告》)正式发布。《报告》紧密联系长江经济带内各城市的发展实际,遵循现状的合理性、状态的稳定性、功能的完备性、关系的共生性和系统的和谐性等特征导向,在深刻把握长江经济带协调性均衡发展机理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了由均衡度指数、协调度指数和融合度指数等3个维度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总指数和分指数为主要评价依据,对2022-2023年度沿江11省市的110个地市开展指数评价工作。

《报告》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协调性均衡发展水平持续向好,协调度、均衡度和融合度均有不同程度提升,内生发展动力明显增强。从不同流段的指数情况看,长江下游地区协调性均衡发展水平最高。但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仍存在不少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区域协同融通态势仍有待进一步深入、产业集群竞争能力亟需提升、人民基本生活水平差距尚显、综合交通网络体系仍需完善、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力度不足等方面。对此,编写组认为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推进长江经济带协调性均衡发展,需着力在增强区域协同融通带动能力、打造多极支撑现代产业体系、夯实人民共同富裕物质基础、完善综合立体交通运输网络、加强流域生态环境联防联治等方面不断实现新突破。

“长江经济带发展所展现的中国式现代化五大特征,它突出强调了人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最根本的价值取向,体现了协调性特质。” 南通大学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兼首席专家成长春认为,长江经济带协调性均衡发展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应从三方面发力。一是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支撑协调性均衡发展,在突出各大板块优势特色的同时,统筹兼顾、协调联动,引领全域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并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战略支撑;二是聚焦区域差距”“城乡差距,在协调性均衡发展中实现共同富裕;三是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增加优质生态产品供给、开展全民绿色行动,协调性均衡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

本次论坛设置了“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国式现代化与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长三角一体化与中国式现代化南通新实践”三个平行论坛,与会专家围绕“新发展理念与区域协调发展”“新发展格局与区域协调发展”“新发展阶段与区域协调发展”“长江经济带协调性均衡发展”等议题开展交流讨论,共同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把脉定向。

来源:新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