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产经智库圆桌会: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发布者:冯俊发布时间:2020-05-24浏览次数:383

李克强总理在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长江经济带发展要坚持上中下游协同,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打造高质量发展经济带”。对此,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刘志彪针对性的提出三个问题:长江经济带如何实现上下游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修复中如何处理“化工围城”的问题?对长江经济带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有什么好的建议?并积极组织专家、学者和企业家进行专业性的深入研讨,为促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刘志彪|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
最好的方式是沿长江经济带建设国内价值链,下游发达地区重点设立总部经济区,即成为国内价值链的链主,由此通过这个价值链治理机制和治理结构,把制造、加工、装配、生产环节转移到长江中上游地区,形成产业协同发展格局。
申可善|中国建设银行浙江分行
一是加大基础设施投资。立足基础设施互补配套协同,形成海、水、陆、空整体协同布局;二是加大生态保护、生态修复、生态提升之间协同,江、海、河、湖、山陆植被整体规划、协同,收保护性发挥开发、修复性开发、提升性开发的整体功能;三是贯穿产业完整链条,通过构建价值链、创新链、人才链,市场开放链条实现协同;四是通过技术扩散、集聚、配套,市场吸纳、开放,实现动态有活力协同。
杨建中|南航/加凯集团
1)结合11个省市的区域特色,“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深入推进化工钢铁煤电等行业优化布局、转型升级。(2)增强发展的统筹度和整体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提高要素配置效率。(3)多措并举、标本兼治,持续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4)结合工信部相关规划,长江经济带重点打造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汽车、家电、纺织服装五大世界级制造业集群,进而承建覆盖长江经济带全域的产业链。(5)可以借鉴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协调机制,打破行政壁垒,实现要素自由流动,优化资源间配置效率,从而实现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协同发展。
崔卫东|蓝鲸咨询
组建中央长江生态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和(或)国务院长江生态经济管理局,撤销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实施长江流域生态经济综合治理,经济、生态、环境,山水林田湖草统筹治理,生态保护修复协同安排,经济、交通、社会、生态发展总体协调。
刘根荣|厦门大学
长江经济带要实现上下游协同发展必须建立利益协调机制。具体内容包括:(1)建立产业协同发展机制。进行合理产业布局规划,避免高污染、高排放产业沿江全面开发建设。可以考虑利用资本市场的兼并重组,将原有的中小企业进行整合,提高市场集中度,优化产业组织结构,以利于统一减排治污。鼓励发展高附加值低污染低排放的现代制造业。(2)建立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为保护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下游地区应该对上游区域付出的环保成本与生态修复成本进行合理的补偿。(3)建立合理的长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机制。例如,长江航运发展必须统一规划,设定合理的沿江建桥桥高标准;合理调度使用长江水资源,不得过度截流调用;禁止长江流域沿江布局新的高污染高排放的重化工行业。
沈凯玲|澳大利亚国立大学
地区之间的激励机制。应该在鼓励竞争中融合鼓励配合的元素。在人才流动上考虑合理的户籍一体化,教育、医疗资源的互通。让优势地区有动力发挥溢出效应。突破体制约束,鼓励多频次、短期的人才流动。
张建华|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首先,建立全国一体化的市场环境为长江经济带地区间协同发展创造总体条件。其次,沿江各省市发挥各自的资源比较优势、构建有差异的产业竞争力,避免大而全、小而全。第三,消除城乡壁垒,培育中心城市的聚散能力。最后,把自贸区和一带一路连接起来,建立起有国际竞争力的经济区和产业集群。
孙军|淮海工学院
上下游协同发展的关键在于激励机制和治理机制的转变。关于激励机制,主要是政治考核体制要改变,建立绿色考核体系;关于治理机制,关键是人口能自由流动,最终在集聚中走向均衡,实现协调发展。
郭进|上海社会科学院
上下游协同发展需要打破地方保护主义,为此,一是要改革GDP考核办法,从源头遏制政府追求GDP的冲动;二是认真贯彻中央“长江经济带不搞大开发,共抓大保护”的精神,建立完善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维护长江流域生态平衡;三是调整长江流域产业体系,减少长江流域污染;四是建设沿江立体交通体系,降低物流运输成本;五是下放央企管辖权,让利地方;六是在长三角一体化过程中,率先试点放开户籍制度,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探索制度创新。
宋文阁|上海财大500强企业研究中心
协同发展最好的办法,把长江经济带所有的企业,进行分类管理,尤其把环境保护税统一征缴,统一处罚,统一标准!
孙国民|东南大学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彻底解决生态保护协调不畅问题。建议成立长江经济带生态委员会,着力统筹长江经济生态保护问题。二是加强生态执法,把长江经济带建设成美丽经济带。建立一支直接隶属于长江经济带委员会办公室的执法队伍。三是创新生态技术,为长江经济带生态修复与保护保驾护航。要建立生态环境技术数据库,加强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技术的引进、研发和推广,为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王辉龙|南京市委党校
对于流域的协同发展,一是靠市场化的生态补偿机制,二是靠系统化的环境污染惩戒机制,三是靠一体化的交通运输体系。既然是共抓大保护,就要有发生污染后责任划分的依据,处罚的标准和紧急修复的预案,这需要立法也需要制度设计。
张小兰|西南民族大学
通过长江经济带产业互动与资源整合,增强城市之间有机联系,形成长江经济带协作与优势互补的关系。所以就要做好长江经济带的城市之间分工问题,各城市不要一窝蜂地都把电子信息产业,汽车产业作为主导产业,而应该进行专业化分工,各城市利用自己的特长优势和产业特色进行分工基础上的合作。
刘瑞翔|南京审计大学
1)针对长江经济带上下游的资源禀赋和经济特点,就各省市功能分布和产业布局等,制定协同发展的整体规划;(2)设立长江经济带协调机构,加强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的沟通协作,化解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矛盾;(3)在上游、中游和下游各自选择特大城市,形成三大发展极,通过都市圈的发展带动长江经济带的整体发展。
于晓华|哥廷根大学
协调长江经济带发展要注意以下几点:(1)长江经济带的价值链分工如何设定?宏观上一定程度需要中央的牵头,对主要行业进行合理布局。比如金融中心就可以设立在上海;制造业中心可以设立在中西部;研发可以设立几个分中心,对电子、软件、高端机械按照比较优势分立在长江经济带。(2)长江经济带人口占了中国总人口的40%,要保障人口的自由流动,才能激发经济活力。(3)因为经济发展各地区不平衡,要在经济带内部建立财政等帮扶机制。(4)长江经济带属生态环境脆弱区,对于环境保护责任,要落实到具体地区,分片管理,并实现生态保护跨区补偿制度。比如上海和江苏等下游省份为了获得干净的水源,要对上游保护补偿。
翟太煌|山西证券
1)提高战略认识:长江经济带是全国的,而不仅仅是长江流域的。要将长江经济带建设成全国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标杆,要将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标杆。(2)顶层设计与基本创新相结合,弱化速度与数量的考核,以百年大计的角度稳步推进。
王亚利|江苏省专利信息服务中心
协调发展离不开产业的协同,离不开知识产权的强保护,聚集产业链。建议政府组织梳理各地产业和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创新要素,制定区域知识产权快速保护及人才科研相关支持政策,开发产业创新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建立产业和企业数字化平台,引导市场围绕产业做好布局;各版块做好城市与产业发展定位,上海、南京、杭州等地依托科研院所及大学重点发展软件、材料等研发和孵化器平台作用,其他城市依靠原有的产业和企业基础承接孵化科技成果,做好加速器和放大器。
吴跃农|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
长江是生命水,又是渔业养殖江,还是运输线。为此,上下游应行政目标一体化不动摇,各部门综合性协调性施策不含糊。最根本的一条是严格保护长江自净自养生态性不受工业、运输发展的摧毁威胁,应建设促进长江生态养育成长的中央统辖行政监督机制。同时加快产业、制造业高质量转型升级,禁绝低劣粗放产能沿线布设。
方勇|南京大学
核心是深化地区间分工。其一,强化沿江大型和特大型城市的中心节点作用,使其充分发挥地区间分工合作的引领作用;其二,优化营商环境,使企业、资金、劳动力可以在区域间自由流动;其三,建立好区域间合作信息发布平台。
张明之|国防大学
关键是关系协同。一是地方政策体系的协同。不同行政区域科学定位,破除利益本位,将地方性政策置于经济带整体框架设计中,并与官员晋升制度挂钩。二是经济资源的协同。在一体化思路下寻求产业结构的错位、互补发展;协调整合信息、资本、人才等要素的流动;扶持地方特色优势产业。三是市场开放的协同。破除地方保护,推动信息交流,降低物流成本,相信和尊重市场的力量。
伏玉林|华东理工大学
1)下游江浙沪皖确立了一体化发展思路,上游四川、重庆确立了向东开放的发展思路,现在关键是需要提振中游武汉的作用;(2)用破除保护、一体化的办法和思路推动经济溯江而上开放发展,通过竞争机制解决长江经济带的产业趋同化的问题;(3)建立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磋商机制。中央层面牵头有关部委和省市主要领导人参加的长江经济带决策委员会,由专家组成的咨询委员会,由各城市党政主要负责人组成的规划实施和利益共享协商委员会。通过创新驱动,公平竞争和完善法制等手段,建设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黄金经济带。
宋凌炎|江苏精诚&精缦毛毯&哈萌仕婴幼用品
应该从三个方面着手:(1)产业优势互补,科技发展与劳动力成本互补;(2)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全方位实施、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3)降低长江经济带区域交通运输各项收费,降低运输成本。
孙武军|南京大学
要协调发展,需更高层面成立相关协调机构,例如成立类似“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这样的协调决策机构,由国务院相关领导挂帅、各省级主要负责领导参加,统筹各区域之间的关系。
杜宇玮|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长江经济带上下游之间的协同发展,离不开政府层面的制度推动。一个经济带建设,首要问题是区域利益关系的协调,这需要从更高层面、更大视野进行统筹协调。具体来讲,比如,可以考虑从国家层面推动设立“长江经济带区域合作发展基金”,推动完善各个省份、城市或城市群的政府间合作与发展联席会议制度,鼓励和加强长江经济带内区域间在资源、交通、产业、科技、金融、人才、环保、信息等方面的合作。又如,在政绩考核体制下,可以考虑将经济带整体作为考核单位,将经济带内各区域进行“利益绑定”、“算总账”,而不对经济带内部独立行政区域进行单独考核。
唐德淼|无锡环研中心
1)从“地理范畴”转发为一体化发展的“区域经济”有效互补;(2)实行经济带上下游公共资源的有效共享;(3)经济带内经济发展可以行成“梯度”,但环保、资源税收等政策标准要相对统一,执法要严守标准;(4)可以鼓励要素自由流动,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主要作用;(5)打破经济带内户籍和入才跨区域转换的障碍,探索统一的“身份福利”;(6)在经济带内,优先培育可以带动经济带上下游协同的“增长极”项目和大城市;(7)可以适度的进行区划调整。
郭玉高|太仓港集装箱海运有限公司
长江上下游区域应按竞争有序、利益共享原则,在一个大战略规划下,各自发挥区域范围内的产业优势,各级领导要坚持统筹兼顾、扎实推进。要有功成不必有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才能实现各方协同多赢,才能有高质量发展。
陈岸立|山东农发行
一是规划先行,在国家层面根据发达省份和欠发达省份的资源状况,制定统筹兼顾的规划。二是合理分工,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明确上中下游的中心城市和重要节点城市。三是环保约束,以更严格的环保标准统一经济带的发展约束,促进结构升级。四是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加强市场政策引导,减少行政干预,优胜劣汰。五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对新兴产业、新动能做好扶持,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六是发挥金融支持作用,可利用货币政策工具以低利率资金通过政策性银行如农业发展银行等加大对长江经济带基础设施的支持力度,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叶茂升|武汉纺织大学
明确长江经济带的抓手问题。长江经济带共同特点都是拥有长江,离开了长江,这些地区就没有协同的基础,因此,如果离开对长江水资源的协同利用谈长江经济带上下游协同发展就是一句空话。而长江水资源协同发展主要体现在水生态保护的协同以及长江水运的协同。首先,水生态保护要建立起地区之间的生态补偿机制;其次,长江水运协同就是上下游之间要优先发展长江水运设施,特别是要发挥长江水运运力大、成本低以及绿色环保等优点,如果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通过陆上运输分散甚至对水运构成挤出效应,则必然对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同样构成挤出效应。
杜运苏|南京财经大学
长江经济带上下游协同发展依赖于形成协作分工,目前竞争大于合作。未来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借鉴长三角一体化经验,建立协同发展示范区和各个领域的合作机制;二是长江沿线省份和城市进一步打造产业特色和产业布局,都去发展同质产业,不可能形成协同发展;三是从易到难,先行选择一些容易推进的领域,比如旅游、交通等。
楼稼平|自由职业
一体化、协同,首先应当解决一个主体问题,这个主体应是由现有各行政区划机构商定的章程组织起来的主体,而不是按行政级别高低所组织起来的层级机构。否则由中央把长江沿线省市合并起来就可。其次,一体化、协同,要建立统一的协商决策制度,形成利益共同体,以邻为壑是不行的。而在具体事务上,如何使现有各省市的利益做到最大交集、协商、决策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果各方没有这种思想准备,都不耐烦,一体化肯定只能停留在纸上指画阶段而不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郑登元|南京审计大学
以产业的上下游协同发展来讲,这需要有一个产业的聚落,主要还是要带头的龙头企业自己去形成,就像日本的丰田汽车。但是需要有适当的产业聚落的园区,让相近的产业聚集在一起,可以有效相互调度零件配件,降低运输成本,相互学习产业内的研发技术管理制造。而且上下游产业链的形成,形成聚落,有助于提升竞争力,协同发展使国外的竞争者很难进入,有助于高质量的发展。
鞠昌华|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1)经济上产业链协调衔接,推进流域生态补偿;(2)生态环境上协调上下游排污口位置设置、排污总量安排和生态修复;(3)构建流域社会经济环境发展共同基金;(4)促进上下游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协同发展。
王修志|广西师范大学
以现代化经济体系为目标,构建区域专业化分工体系,是实现上下游协同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务之急,要通过集聚效应做强区域分工动能,同时创造条件促成分工动能在流域空间有效扩散。为此,应聚焦要素流动、资源协同、市场开放、创新协作,把一体化战略做实,从而降低微观主体主导的区域集聚—扩散成本。一方面,各方要破除区域分工中的制度壁垒;另一方面,各方要落实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中的职责。
孙华平|江苏大学
首先要打通政产学研协同合作渠道,构建有利于上下游协同发展的机制与平台;其次应在前述平台基础上打造定期合作交流论坛,如开办长江经济带进出口博览会,可轮流在重庆、武汉、南京、上海等地召开,同时邀请政产学研各方积极参与交流,争取打造成广交会那样的品牌!
蔡汉东|伟机投资公司
以上海为龙头,其他城市为支撑。区分产业定位,实现优势互补,避免重复竞争,协同发挥各个城市在市场中的不同地位和功能。
刘志彪|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
最好的办法是把密集配置在长江流域的重化工业,逐步转移到沿海地区的产业集群中集中配置,集中处理污染。由此产生的GDP和税收,按比例在投资城市之间进行分配。一方面可以大大地降低污染,也有利于建设世界级制造业产业集群。
汤秀平|上海钧智律师事务所
1)测算地区环境总体承载能力,制定排放标准,控制化工企业总量。(2)成立化工企业专门园区,逐步取消零散分布,保证与城市的安全物理距离。(3)污染处理专门化、规模化、效益化,努力实现变废为宝。(4)相关法规健全,职能部门尽职监管,多方合力监督。
申可善|中国建设银行浙江分行
1)关掉或转移一批对生态负面影响巨大,短期无法改善的企业。(2)引进高新技术改造一批,通过原材料迭代,技术转型消除一批,降低生态修复的难度。(3)引进、培育和新设立运用新材料、新能源、新技术、附加值高的化工企业,填补由于生态保护修复对市场占有率及价值损失。
刘根荣|厦门大学
对于长江经济带生态修复中棘手的化工围城问题,必须依靠政府的力量,解决化工产业带来的问题。(1)建立达标的化工产业园,将长江流域的化工企业全部迁进园区内,统一减排治污,对于不能达标排放的企业或园区严格淘汰。(2)整合化工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进行垂直一体化整合,减少化工产品的运输污染,并开发化工排放的尾气废水循环利用的技术。(3)划定长江流域的化工行业布局的红线,坚决取缔红线内化工企业或化工园区。
张中祥|天津大学马寅初经济学院
借鉴欧洲跨国境流域污染治理,建议通过地方之间财政横向转移支付治理费用实现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修复制度创新。环境治理除了谁污染谁付费准则外,还有就是牺牲者付费准则,就是受害者给造成危害的地方付费。欧洲莱茵河下游的法国和荷兰支付费用让上游德国少排点污。若干年前北京的沙尘暴也有类似的问题。韩国和日本与中国合作,支付中国一些费用用于植树造林等,减少沙尘暴奇袭下游的韩国和日本。这些就是牺牲者付费的例子。
化工围城造成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中下游的受害者可以考虑与造成危害的地方开展合作机制上的创新。现在财政上有中央到地方的纵向转移支付,但是地方之间的横向转移支付几乎还没有。如果中下游受害者通过自己财政横向转移支付给造成危害的地方用于治理污染,那造成危害的地方获得这个资源后其实可以做更好的治理规划,治理效果会比一帮一手段更有效,同时同样治理效果的费用会更少。
孙军|淮海工学院
以江苏为例,省委省政府要求南京石化产业转移到连云港,但因为GDP、职工的搬迁要求以及新兴产业短期无法做大等原因,一直无法实现。这里面的关键在于,若原有化工产业搬迁,能够替代的实体产业能够快速成长。实际上,这涉及到经济转型升级的问题。
郭进|上海社会科学院
化工围城的背后,是各地对GDP增长的渴求以及污染外部性问题。在目前的经济发展阶段,化工产业仍有增长空间,不宜一刀切地禁止发展。解决“化工围城”需要发挥市场的作用,重点是解决中小化工厂污染重的问题,和加速化工产业升级,而非简单地关停并转。可以考虑建立“排污券”制度和排污权交易制度,通过市场定价和污染定价机制,解决省市之间化工产业转移的问题。
王辉龙|南京市委党校
长江沿线城市化工围城是由化工产业需要水,和那个阶段技术标准低等因素共同造成的。化工产业需要临近水资源这是产业特点,同时化工产业也是规模经济产业。因此,一是长江经济带要提高产业集中度,一些城市要坚决放弃化工产业的支柱产业地位;二是提高技术水平和环保标准,继续淘汰落后产能和企业,那些达不到规模和技术水平的小化工要坚决取缔。
于晓华|哥廷根大学
解决化工围城,(1)很显然要责任落实到片区。(2)实行跨区纠察,外地查本地。(3)提升环保标准,不合格的坚决淘汰。(4)对上下游实行污染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并对排放权实行交易制度。(5)下游补偿上游,化工行业补贴非化工行业。如果化工行业主动关闭,其它行业要吸收就业。
翟太煌|山西证券
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修复,关键词是“长江经济带”,不是东北也不是华北。所以,除了采取通常的环保手段外,重点是采取“一体化”的环保手段。打破区域行政管辖,采取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行动,统一监管、统一问责、统一处罚,所谓“六”个统一。
方勇|南京大学
化工围城是工业化发展和城市化发展中的正常现象,城市化围绕着工业化而进行的一种必然结果。在日本德国这样一些传统的发达国家中,也经常能够看到化工围城的现象。有效的处理方法不是把化工企业一搬了之。因为随着化工企业搬迁到新的地方(例如化工产业集聚区)之后,新的城市化设施还会围绕这些化工企业重新发展。处理化工围城的有效方法,一是强化化工企业的环保责任,使大部分污染排放物不出厂,就地消纳;二是强化污染物的集中处理,使得那些无法被就地消纳的污染物可以被集中有效处理。
鞠昌华|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1)加快长江经济带“三线一单”的制定和落地,依据主体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考虑生态环境敏感性和承载能力,科学确定各类化工产业禁止、限制落地的区域。(2)合理甄别现有各类化工企业的生产排污情况,关停一批、提升一批、转移一批,提升沿江化工产业的清洁生产水平,重大化工基地逐步向沿海地区转移。(3)提升现有化工企业的内部环境管理水平,加强危险废弃物的管理,加强环境信息公开。(4)加强对现有化工企业的环境监管水平,提升在线监测监管能力,加强环境执法监管力量。(5)加强配套运输企业船只、汽车及港口的环境管理。(6)重点保护好饮用水源保护区,提升环境应急管理能力。
林学军|暨南大学
必须使用行政和市场两种手段加以解决。首先,行政的手段是制订严格的环保标准,严控企业排污。对于排污企业,进行收税或者收污染排放费,超标者应当重罚,或者以法律制裁。另外,可以制订产业发展规划,划定某些区域作为化工企业生产区,将化工厂集中生产,将污染物集中处理。其次,市场的方法是采用碳排放交易的方法,制订排放标准,鼓励企业投资污染治理装备与设施,低于排放标准者,可以出售其指标,无法达到标准的可以购买排放指标。最后,应当提高沿江的企业和百姓的环保意识,教育大家自觉保护长江母亲河,这是最根本的做法。
孙华平|江苏大学
“化工围城”是一个工业化过程的产物,在生态文明时代应积极推进其转型升级。其关键是生态补偿制度的建立,历史上做了巨大贡献的化工区如何搬迁或关停,需要综合考虑其经济社会效益、就业效益及生态效益,平衡好传统重化工类产业迁停关转与新兴产业培育的问题,一刀切及随大流的做法不妥,应因地制宜,科学施策。
刘志彪|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
最好是沿着长江经济带11省市,大手笔规划建设一条横贯东西的高速铁路,同时注重沿江水路货运通道的建设,消除水运的各种障碍。要注意高速铁路、高速公路、长江水运等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和搭配。
申可善|中国建设银行浙江分行
1)划分长江经济带交通运输不同功能区。(2)探索不同功能区之间利益补偿机制。(3)研究以功能区为主体形成长三角统一交通运输体系的整体规划。
杨建中|南航/加凯集团
以内河水运为核心构建长江经济带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以沿江内河航道、沿江高铁、沿江高速公路三大交通为支撑,按照功能组合、优势互补、技术先进、合理竞争、资源节约的原则进行网络化布局发展,形成有效满足长江经济带一体化、运转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有机整体。
谢杰|浙江工商大学
拓展水道资源,针对复杂的地形地貌,大力发展气垫船运输等。
郭进|上海社会科学院
长江经济带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需要发挥水运和铁路运输的作用,尽可能降低公路运输的比重,以降低过高的综合物流成本。建议加强“黄金水道研究”,从理论上先厘清长江航运衰落的原因。同时,尽快开工建设沿江货运铁路。
翟太煌|山西证券
交通运输,从实体经济讲,最基本的涉及三个层次,“路”、交通工具以及人或者物;从管理权限上讲,分为国际、国内、省属、市县属等等。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属于一体化内部的,要一体化;其他的要协调协同。举个例子,区域内路与交通工具,可以统一收费、统一管理;而属于区外的要按照国标处理。
王亚利|江苏省专利信息服务中心
加大立体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打造综合运输物流信息平台,加强苏州、宁波、上海等交通枢纽建设,有效连接海港长江、运河等水运与铁路、公路等多层次运输通道,实现铁水、公水、空铁等有效衔接。
吴跃农|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
长江经济带综合运输体系的关键是使长江内河的承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应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挖渠开河技术,规划好、建设好、畅通好长江、内河湖泊的大吨位运输体系,在长江经济综合运输体系中建设当代“灵渠”和“京杭大运河”,使之与“一带一路”战略相适应,与海洋运输直接联通,与空、陆运输相连相通,构成我国丰富便捷多样的立体运输大体系。
方勇|南京大学
做好城市交通综合体的建设,降低使用不同运输工具之间的转换成本,提高多式联运效率。
张明之|国防大学政治学院
1)统一规划,以构建相邻中心城市间一小时工作生活圈和三小时的物流圈为目标。(2)充分利用现有的高铁、高速公路与水路交织的特定地理空间,确立和建设上中下游多程联运的枢纽港,并制定高效的联结方案。(3)结合国家规划,布局和建设油气输送管线。
徐天舒|苏州科技大学商学院
还是应科学论证,规划先行。对长江经济带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应将内河航运纳入统筹建设范围。一方面,目前内河水运企业多亏损。但另一方面,水运仍是物流吨公里费用最低的运输方式,且污染相对较小
宋凌炎|江苏精诚&精缦毛毯&哈萌仕婴幼用品
长江经济带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可以根据不同产业结构和区域优势各自协调发挥,根据不同优势协调水运、陆运和铁路运输,降低长江经济带区域内各项运输费用,打造快速、低耗、便捷的交通运输体系网。
唐龙|重庆科技学院
大力发展海、陆、空多式联运,通过进一步畅通物流通道和增加便利性,降低物流成本,支持产业发展和延伸生产力有效空间布局。在西部内陆省区,充分发挥铁海联运的通江达海作用,让长江黄金水道释放黄金效益。
郭玉高|太仓港集装箱海运有限公司
1)规划好内河航道、长江航道,使航行于河、江的船只有统一规范标准。(2)统一规划港口、机场、铁路,按照功能组合、优势互补、技术先进、合理竞争、资源节约的原则进行空中、地面的布局发展,形成一体化紧密衔接。(3)区域间的交通运输体系,应有统一的可视的平台。
叶茂升|武汉纺织大学
中央政府在明确长江经济带建设抓手基础上必须加大对水运一体化的规划,交通物流尽量避免撒胡椒面式分散化投资;在地方政府层面,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应该更多的建设连通重要港口的纵向铁路和公路枢纽,为沿江港口的水上物流运输提供更宽更广的货源纵深,发挥水运规模经济优势;企业层面,应该鼓励下游港口比如上海洋山港对上游港口码头并购,组建一体化的港口物流企业,从而避免地区保护主义以及企业之间的内耗,有效解决水运衔接不畅以及转运成本过高等问题。
楼稼平|自由职业
首先要撤掉行政区域间陆路水道的有形关卡,实行电子结算、分配。其次,比如像上海限行问题上,既不能取消上海的限行,也不能各地对上海车限行,如果上海收取的限行费返还或部分返还给车主所在省市,就不会引起各地对上海车的报复性措施了。
郑登元|南京审计大学
降低经济带运输的税费与障碍,以及行政上的无形成本,一致化收费的公式和标准。适当强化建设经济带内园区之间的交通基础建设。
蔡汉东|伟机投资公司
重点推进沿江两岸以及跨长江的交通网建设,利用高铁缩小城市交通距离,增加人才的流动性;利用铁路公路水运空运多层次和多选择性的立体化运输体系降低物流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