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文峰:长江大保护工作现状及问题研究

发布者:冯俊发布时间:2020-06-08浏览次数:388


长江经济带是长江流域的核心地带,主要包含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9个省份、2个直辖市,面积约205km2,人口、经济总量均超过全国的40%,途经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发展空间巨大、优势明显。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实施长江大保护不仅有利于充分发挥中上游广阔腹地蕴含的巨大内需力量,而且可促进经济增长空间向沿江内陆拓展;有利于优化沿江产业结构,推动我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有利于保护长江生态环境,促进长江生态健康发展。 

长江发展把握五个大关系

20184月,习近平总书记赴湖北、湖南调研考察,明确提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需要正确把握五个大关系,即正确把握整体和重点的关系,全面做好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工作;正确把握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探索协同推进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新路子;正确把握总体谋划和久久为功的关系,坚定不移将一张蓝图干到底;正确把握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的关系,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正确把握自身发展和协同发展的关系,努力推动将长江经济带向高质量发展,努力将长江经济带打造成为有机融合的高效经济体。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已成为长江经济带建设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使长江经济带走出一条绿色生态的新路子,探索好长江经济带在新时期的发展思路,需进一步协调好长江经济带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平衡好水资源保护与破坏之间的问题,逐渐把长江经济带构建成江湖关系和谐、水质优良、生物种类多样的生态安全格局。

一、长江大保护现状

长江大保护已取得积极成效,尤其是在饮用水水源地保护、黑臭水体整治、长江沿线的固体废物、危险废物非法倾倒等问题处理方面。

(一)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长江沿线县级以上城市饮水水源地一共是1474个,基本整治完成,完成率99.9%

(二)黑臭水体的整治。长江沿线省会以上城市的12家黑臭水体整治率已经达到90%以上,其他地级市也在稳步推进中。

(三)长江沿线问题。例如固体废物、危险废物非法倾倒、非法转移问题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18年查出1308处,其中1304处得到了很好的整改,整改率达99.7%

(四)开展“绿盾”行动。以长江流域为重点,解决自然保护区、其他各类保护地中存在的一些突出环境影响和破坏问题,推动了长江流域绿色健康发展。 

二、长江大保护现状

目前长江流域面临的问题较多,比较突出的是:水污染加剧、生态退化、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水资源保护压力大、水生态系统功能受损,长江岸线开发利用方式粗放,管理体制机制不完善等。沿江地区污染排放、生态破坏问题还很严重,粗放的发展模式没有根本改变,环境治理能力存在诸多短板。

三、长江流域保护政策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经济带的发展要以中华民族长远利益为考虑,将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长江流域的保护可从三个方面开展:

1、出台长江保护法

法律是保障长江大保护顺利实施的有力手段,可以顺利促进流域经济社会改革与转型。当前,我国涉水法律有四部,即水法、水土保持法、防洪法、水污染防治法。全国人大代表周洪宇指出我国立法部门正在拟定长江保护法,新拟定的法规应该明晰与四部涉水法律侧重点不同,实现改法立法功能和目标。同时明确各部门各地区法律责任,健全全流域执法监督,实现监测数据与环保部门及水行政主管部门共享,加强水资源管理、水环境治理等方面的执法力度。 

2、建立长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长江流域水生态和水环境治理方面,除了采用拟定长江保护法等法治手段外,还应充分运用好市场经济和技术手段,即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当前,长江的生态补偿正在积极推动中,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和发改委等其他相关部门正在积极推动此项工作的开展,下一阶段会建立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发挥市场经济的优势,做好长江大保护。

3、管网治理,健康河湖

加强长江沿线城市地下、看不见的排水管理治理、修复工作。探索治污新思路,实现对管网设计、施工、运营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摒弃过去长江污水治理老模式,走出一条系统治水的新路子,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文章来源:卢文峰《长江大保护工作现状及问题研究》,发表于《长江技术经济》2020年第1期,有删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