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靖江以生态润笔,让“春风更绿长江岸”

发布者:瞿锦秀发布时间:2022-03-15浏览次数:330

春天的江岸,草木初萌,飞鸟翩跹。焕然新生的江苏省靖江市新桥长江保护湿地公园,靖江二百多位干群迎着春风,植下一株株傲然挺立的乡土树木,为长江岸线披上“绿丝带”。

新桥长江保护湿地公园是靖江市打好“长江大保护”攻坚战、全力守护“健康长江”的一个缩影。

靖江拥有52.3公里长江干流岸线,其中深水岸线32公里,是江苏深水岸线最长的县级市,百里黄金江岸是最为宝贵的资源。

靖江市委书记张长平说,靖江近年来深入推进长江大保护,切实抓好对部分岸线“适当留白”,落实退渔禁捕,整治沿江突出问题,加速构建“九港水美、百里岸绿”的生态格局,“守护一江碧水,涵养最美岸线”正成为这座城市的共同追求。

走进新桥镇新合村江滩,芦苇依依,水草丰茂,目之所及是一幅浑然天成的江滩湿地美景。三年前,这片江滩地建有鱼塘,部分岸线还建了码头、工厂。

通过退渔还湿、退企还绿,靖江市新桥镇新合村的湿地重生。

盛义 摄

村民郭康泉经历了从“吃长江”到“护长江”的改变。曾经是鱼塘管理员的他,如今常常戴上“护渔队”袖套,在新合村江岸边来回巡查,看护江堤边新栽的树木。“所有占用岸线的鱼塘及建筑物必须拆除,实施‘退渔还湿’!”三年前,这则消息传来,老党员郭康泉响应号召,主动帮忙拆除鱼塘设施,并提出成立巡逻队。

“保护长江关系子孙后代福祉,我会一直守下去,不让人破坏江堤环境。”郭康泉说。

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理念下,靖江在全国率先提出了“三个三分之一”的发展思路,即绿色发展区域、开发性保护区域和不开发区域各占三分之一。随着长江生态保护理念和行动的进一步深化,靖江守护“健康长江”的顶层设计也不断升级。一年来,靖江深入实施生态宜居战略,打造最美滨江都市,加大生态修复力度,努力建设山水人城和谐相融的长江大保护样板区。

在推进长江大保护过程中,靖江以“绿”为笔,着力推进沿江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环境整治、生态修复,累计实施项目64个,清退违法企业12家,腾退生产岸线7.1公里,新增造林4015亩,绿地面积3.6万平方米,退渔还湿400亩,先后打造滨江新城和新桥镇两个省级特色修复示范区,沿江建立多处生态公园。

靖江把废弃江岸线打造成音乐花海广场。盛义 摄

如今,沿着江堤一路向东,可以陆续看到面朝长江的音乐花海、“东线第一帆”纪念公园、滨江湿地公园等沿江生态公园,风高天阔,花卉连绵,绿树成荫,呈现出“春风更绿长江岸”的动人图景。

在很多摄影爱好者的相机里,越来越多江豚现身长江靖江段的镜头被定格。随着长江水域环境越来越好,江豚频现靖江段,成就独特的“江中一景”,长江靖江段成为各种水生动物的最佳栖息地和洄游家园。

靖江是渡江战役“东线第一帆”升起的地方,在昔日英雄们战斗的地方,靖江精心打造了一座“东线第一帆”纪念公园。朱其 摄

在加快构建“一山灵秀、九港水美、百里岸绿”生态格局的同时,靖江瞄准“长江以北最美滨江县城”的目标,加快构建沿江绿色产业体系,推动产业向集约化、智能化、高端化延伸,大力发展航空航天、新材料、大健康等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的绿色产业,完善绿色发展保障机制,持续推进沿江产业绿色转型、沿江企业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生态美、生产绿、生活富的高质量幸福城。

靖江市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心主任栾醒说,下阶段,靖江将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聚焦长江经济带发展“五新”“三主”新要求,从生产、生活、生态的新高度系统谋划沿江发展新路径,促进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全面释放,推动沿江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