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上海航道处加快建设“畅安优智美”现代化新航道

发布者:瞿锦秀发布时间:2022-12-25浏览次数:10

江河互济,两岸繁华,在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的主航道上,两条由新型同步闪灯器组成的红、绿灯带勾勒出清晰的航线,为夜间船舶安全航行保驾护航。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是长江上海航道处推动航道科技创新的一个缩影。以打造智慧绿色的现代化航道为目标,近年来,长江上海航道处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航道维护管理水平,切实提高航道公共服务质量,努力将辖区航道打造成我国内河维护尺度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经济效益最好的水上高速公路,打造“畅安优智美”现代化航道,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夯实航道基础,为长江经济带、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和高质量发展提供航道力量。

科技赋能 提升助航效能

小小航标灯折射出科技赋能航道发展的创新精神。在现代化航道建设中,长江上海航道处始终坚持创新驱动,积极开展航道科技项目研究,推广应用先进装备和技术,全面改善航道通航条件,为长江航运高质量发展及长三角一体化建设注入动力。

日前,一批采用滚塑工艺的高分子浮鼓在长江上海航道处辖区投入使用,其绿色环保、易于维护的特性和鲜明的视觉效果有效提升了助航性能,为长江上海段航道的航标应用开启了新的篇章。由于长江上海航道处辖区毗邻海区,长期以来面临着钢制浮具锈蚀严重的问题,浮具的维护保养压力不断增加,新材料浮鼓的应用是上海航道处提高浮具的耐用性、降低日常维护压力、更好落实环保要求的一次有益探索。

长江上海航道处辖区常设航标有800余座,作为船舶航行的重要指示物,提升航标助航效能、保证航标助航而不碍航,是保障航道安全畅通的关键要点。

一直以来,长江两岸趸船、码头、锚地以及岸边照明灯光,一定程度影响了航道内航标灯助航功能的正常发挥。为了提高航标灯的助航效能,长江上海航道处积极开展同步闪灯器研究,通过北斗卫星授时实现灯器“同闪同灭”,使桥区航标灯光从杂乱的环境光中“脱颖”而出,从而帮助航经船舶提升夜间航行的安全性。通过在辖区各个桥区航道内布设同步闪灯器,推动实现各桥区同步闪全覆盖的目标,为航行船舶的安全通航保驾护航。

为保障航道航标安全,确保船舶通行顺畅,长江上海航道处通过开展航标碰撞人工智能取证系统研究,开发智慧航标系统,综合应用AIS信号采集、智能视频联动、雷达扫测等技术,加强航标防撞保护力度,营造良好的通航环境。目前,该系统已初步实现对航标周围的船只信息的采集、跟踪、分析、视频拍摄保存等功能,为航道航标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近年来,以服务对象需求为导向,长江上海航道处大力推广电子航道图、AIS虚拟航标、电子围栏等多元化助航手段,改变过去传统单一的助航模式,全面提高航道公共服务品质。同时,深入贯彻落实长江航道局擦亮行轮的眼睛航标专项行动,完成辖区航标大型化、智能化改造,实现北斗定位、4G终端全覆盖,并积极开展5G终端试点应用研究,显著提升助航效能。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创新,长江上海航道处更进一步推动助航设施标准化,加快助航设施升级换代,推动传统人工管理模式向数字化服务模式转型,实现辖区航标的全天候、全覆盖实时监控。为实现辖区视频监控全覆盖,长江上海航道处走访和调研海事、港口企业、铁塔公司等沿江企业,对辖区进行现场探勘,充分掌握辖区视频监控现有资源和需求,为后续工程的顺利开展奠定技术基础。

地处长江经济带发展、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交通强国建设等国家战略的叠加区,长江上海航道处始终坚持科技赋能,充分释放深水航道效能,打造人民满意的现代化航道,让长江黄金水道效益与沿江社会共享。

创新思路 凝聚发展动力

回望二十年,长江上海航道处作为数字航道建设先行兵,始终坚持以新技术、新方法、新思路,切实保障长江航道船畅民安,打通深水航道到港区、码头“最后一公里”,让深水航道效能真正惠及每个港口企业。

江苏苏州港是长江第一大港,也是中国内河第一大港,沿河企业实力强、分布密。过往,苏州企业进入上海港和宁波舟山港主要依靠公路,需要大量集卡运输,既不经济,也不环保。结合港口发展需要,长江上海航道处积极研究长江干线航道与小型支流河口航路的顺畅衔接问题,推动数字航道在小型支流航道延伸覆盖,探索“陆水联运”发展的长江下游模式。今年6月,依托长江下游12.5米深水航道和干支联动发展的太仓港苏货苏运服务联盟正式成立,在实现陆改水模式上走出崭新一步,将有效缓解苏州腹地企业用箱难问题,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水路运输通道,切实保障苏州企业内外贸货物进出需求,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支撑。

长江航道是沿江经济发展的大动脉,在“水深线就是生命线”的理念指引下,长江上海航道处坚持“深下游、通支流”的思路,航道水深保证率、航标维护正常率均达100%,船东满意度始终位于全线前列。

为解决港区、桥区、航道尺度受限区等重点航段航标布设困难的问题,长江上海航道处着力开展基于大数据等新技术条件下的长江下游重点航段航标配布优化技术研究与示范,完成了船舶时空大数据交通流统计分析平台的开发,构建重点航段的船舶交通流模拟模型,并积极研究AIS虚拟航标与实体航标组合应用,同时联合海事部门开展相关航法的研究,为重点、难点航段安全畅通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

同时,长江上海航道处通过引入无人机、无人船等技术手段,配备多波束、测扫声呐等尖端测量设备,实现“水陆空”全方位扫描,全面提升航道测绘能力,推动实现航道精准养护,进一步加强保安全、保畅通的能力。7—9月,为探索高新测绘技术整体协同方式,开展空地水一体化的快速测绘体系前沿研究,提升测绘效率和质量,高温之下,长江上海航道处首次独立开展整治建筑物专项测量工作,累计完成约850换算平方千米,为加强航道治理提供了完整、准确、及时的数据支撑,为避免船舶穿越整治建筑物造成船舶搁浅或建筑物破坏,维护长江航道安全畅通提供坚强保障。

立足长江经济带、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长江上海航道处牢牢攥紧本地区发展繁荣的“金钥匙”,着力提升航道科技含量,AIS虚拟航标、水文监测系统、整治建筑物监测系统等,一批批科技项目先后研制成功,更为长江航道治理增添利器,有力推动长江航运高质量发展。

和谐共生 携手沿江发展

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长江上海航道处深刻把握长江经济带作为我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的发展定位,在航道建设过程中,努力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长江上海航道处努力下好‘先手棋’,切实当好中国现代化的开路先锋。”长江上海航道处处长李峰表示。

从船舶污染物全部实现上岸处置,到疏浚土的综合利用,推动航道生产设施环保运行;从研制长江上第一座风光互补航标,到完善新型航标养护配套设施设备,促进航标绿色养护、高效作业转型;从推广船舶数字化燃油精确计量技术,到积极开展清洁能源船舶研究,降低航道维护能耗,助力航道建设精细化管理……长江上海航道处以实际行动彰显推动长江航道绿色低碳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坚定信心和不变决心,为打造绿色、美丽的现代化航道夯实发展基础。

浩浩长江,泽被南北两岸。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从“基础建成”迈向“全面建成”的关键时期,在江苏省沿海港口发展规模全面提升、加快建设国际一流港口的重要阶段,在长江经济带、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时刻,长江上海航道处全面推进“畅安优智美”现代化航道建设、充分释放长江黄金水道效能,助力沿江港口经济、生态和谐发展,助推长江经济带兴盛腾飞、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航道力量。

来源:中国水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