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后队”蝶变“前队” 中欧班列(武汉)发运量跃居全国第三

发布者:瞿锦秀发布时间:2023-06-29浏览次数:10

621650分,随着风笛的一声长鸣,从汉西车务段吴家山站安全开出的X8015次列车成为2023年中欧班列(武汉)开行的第611列车。不到半年时间,中欧班列(武汉)今年的发运量已超去年全年,位居全国第三。

半年开通7条国际线路

以“硬”通道支撑内陆双向开放新优势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和共建‘一带一路’的融合”。

武汉,地处“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重大战略交汇地。为担起在重大国家战略中新的使命任务,武汉近年来一直在扭转中欧班列这支“钢铁驼队”步履时快时慢的局面。

201210月,武汉首次开通中欧班列,成为继重庆之后第二个开通中欧班列的城市。2014年至2019年是中欧班列(武汉)的快速成长期,年发运量始终处于全国前5名的第一梯队。然而2020年,中欧班列(武汉)的发展遇到“瓶颈”,发运规模有所下滑,全国排名跌至第12名。再之后,中欧班列(武汉)进入突破追赶期,从2021年的第十上升至2022年的第八。

由沿海开放的“后队”变为新时代内陆开放的“前队”,是湖北立足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提出的目标。受惠于“九省通衢”,武汉有着便捷的区位优势,但从“后队”到“前队”,必须有着更为明显的内陆双向开放优势。为此,中欧班列(武汉)持续打通东亚等国际大通道。

半年时间,“白俄罗斯索利戈尔斯克—武汉”“欧洲—武汉—香港”“武汉—白俄罗斯若季诺”“武汉—俄罗斯下卡姆斯克”“欧洲—武汉—台湾”“哈萨克斯坦乌拉尔斯克—武汉”“哈萨克斯坦科克舍套—武汉”等7条国际线路相继开通。随着运行线路越织越密,中欧班列(武汉)实现了向东出海,向西经中亚入欧,向南至东盟,向北至俄罗斯的“四向齐发”新局面。

如今,中欧班列(武汉)向东可依托湖北港口集团资源整合优势,连接“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向西可对接新亚欧大陆桥,以铁路为载体连接武汉与欧洲、中亚;向南可抢抓国家高质量实施RCEP机遇,为外贸企业进入东南亚市场开辟新的物流通道;向北可对接中蒙俄经济走廊,辐射蒙古国、俄罗斯等沿线国家。

现在,中欧班列(武汉)拥有48条国际物流通道,辐射40个国家和地区、112个城市。路通则货达,今年15月,中欧班列(武汉)发运量从2022年的全国第八“跑”进前三名。

枢纽链接优势显现

长三角珠三角货物来汉集聚

今年119日,汉欧国际2023年工作会议提出年度目标任务。为了完成目标任务,身处一线负责市场开拓的员工成为从奔跑到狂奔的第一拨人。

年初,汉欧国际工作人员先后来到荆门、咸宁、荆州、黄石等地,主动对接当地企业,围绕企业的出口需求,拿出物流方案,获得认可并达成协议。应地方企业不断增长的输出需求,中欧班列(武汉)相继开通了襄阳、宜昌、十堰、荆门、咸宁、荆州、黄石省内7条集结线,形成以武汉为中部集聚枢纽、地市州为组货基地的运输网络体系。

越来越多的货物从宜昌、襄阳、十堰、咸宁发出班列,在吴家山站集中报关后开往欧洲。来自长三角、珠三角等地的货物也渐渐在武汉集聚。承运的物品种类从传统的光电产品、机械设备、汽车零部件、服装等,逐步拓展到化妆品、援外项目设备,以及麦麸颗粒、黄豆、亚麻籽、化肥、茶叶、柑橘等农作物和副产品,并增加卷烟等新品类。

白俄罗斯明斯克第一牛奶厂牛奶,俄罗斯联合食品面条、面粉,越南咖啡,泰国椰子水,土耳其啤酒等进口新品也通过中欧班列(武汉)摆上国内其他城市商场的货架。

一趟趟中欧班列(武汉),打开了供需互促、优势互补的共赢大门。数据显示,班列承运货值占武汉市进出口总额比例逐年增加。今年截至目前,中欧班列(武汉)承运货值达84.92亿元,同比增长37.92%

在中欧班列(武汉)的强力拉动下,冠捷、东风汽车、长飞光纤、富士康等重点企业有效拓展海外市场,带动光电、服装、木材等产业在武汉集聚发展,助力一大批国际企业和国际产能合作项目陆续落户省内,奔驰、沃尔沃、京东、欧莱雅、博世等先后在汉建立供应链中心仓。

另外,班列服务我市3C产品、服装、鞋帽、日用百货等产品出口欧洲,促进跨境电商、国际邮包等外贸新业态发展,为建设全国商贸物流中心和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紧紧扣牢“战略纽扣”

加快打造中欧班列集结中心

2023年,中欧班列(长安号)继续一路疾驰。来自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发布的数据显示,仅12月,长安号就开行668列,无论开行量还是货运量、重箱率等核心指标均继续稳居全国第一。

资料显示,2018年后,长安号几乎以每年跨越一个“千列”的开行量高速增长,2022年成为国内唯一全年开行超过4600列的城市。

此次排在中欧班列(武汉)前面的除了中欧班列(长安号),还有中欧班列(成渝号)。对标先进,中欧班列(武汉)该如何发展?

“在中欧班列的拉动下,深居内陆的湖北要不断夯实连接全国、通达世界的‘大动脉’,服务国家战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过文俊认为,武汉是全国屈指可数的能够衔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战略纽扣”,欲想实现高质量发展,一定要找准目标。

湖北在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上首次明确提出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的战略目标时,把“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打造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枢纽”作为先行区建设的重要内容。

以该目标为导向,汉欧国际将聚焦枢纽建设,加快打造中欧班列集结中心,推动中欧班列(武汉)高质量发展。

——发展“枢纽+枢纽”模式,依托阳逻港水运优势,集聚长江中下游货源,打造辐射长江中下游的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积极建设省内其他城市集散节点,提升聚集效能和多式联运服务能级。

——打造“枢纽+园区”业态,围绕汉欧国际物流园建设,提升口岸功能,支撑中欧班列(武汉)货源组织。按照“班列+物流+贸易+产业+园区+服务”模式,推动港产城发展,促进中欧班列产业集群形成。

——提升“枢纽+服务”能力,通过提升精品线路质量,继续巩固欧洲骨干通道,拓展东向、南向、北向线路,同时加大信息化服务水平,推动制造、商贸企业与物流企业信息互通、联动发展,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联动。

——统筹“枢纽+资源”力度,与大型央企国企合作,创新合作机制,拓展对外开放的渠道。加快境外海外仓建设,以德国杜伊斯堡海外仓为基础,在通道沿线波兰马拉、匈牙利布达佩斯等主要枢纽城市设立海外仓,提高班列境外集货能力和国际物流集散服务能力。

傍晚时分,汉欧国际生产业务部员工们正有条不紊地忙碌着。生产业务部作为公司的核心部门,负责着中欧班列(武汉)线路运营管理工作。身处班列发运“最前线”的夏超全程跟进班列运行,从班列前期计划提报到班列发运准备,再到境内外运行期间异常问题处理。“我们还将丰富欧洲方向货源,增加欧线出口班列。”夏超表示,今年发运量较大,大家都鼓着一股劲朝着目标努力奋进。

来源:长江日报